【双周闭门2021年10期|总89期】2021年一季度经济金融形势

4月17日,中国财富管理50人论坛主办了“2021年一季度经济金融形势”分析会,邀请相关政府部门人士、专家学者和金融机构代表共同就如何认识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如何看待债券市场风险和大宗商品涨价等热点问题展开深入探讨。

会上,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刘元春、国家信息中心首席经济师祝宝良、摩根士丹利中国首席经济学家邢自强、中投公司研究院专家分别就一季度国内和海外宏观经济运行情况作了主题发言。华泰证券研究所副所长、固收首席分析师张继强,平安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钟正生,敦和资管首席经济学家徐小庆分别围绕债券市场运行及风险、大宗商品市场与价格传导、大类配置等问题作了专题发言。美银美林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乔虹、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等专家参与研讨。

中财办副主任、CWM50学术成员尹艳林和银保监会政策研究局巡视员叶燕斐出席会议,听取专家学者汇报后作点评发言,指出下阶段我国经济运行中应当引起重视的若干问题。

今年一季度我国GDP同比增长18.3%,然而环比增速仅为0.6%,投资和消费的两年平均增速亦明显低于疫情前。参会专家认为,一季度GDP等数据反映出我国已经步入常态化复苏阶段,但距离实现全面常态化仍有差距。今年我国经济增长的驱动力正在由去年的“外冷内热”向“内外平衡”发展,尤其是消费和制造业投资将继续修复回升,增长可期。外部环境方面,拜登政府致力于实施“高压经济学”,利用目前宽松的货币环境持续推出大规模财政刺激,美国经济正进入新一轮景气周期。在贸易全球化、科技巨头化、企业巨头化等结构性因素作用下,美国长期低通胀现象可能发生逆转。

2020年4月以来,全球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上涨,目前主要商品价格已显著高于疫情前水平。对于本轮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的可持续性,参会专家观点之间存在一定分歧:部分参会专家认为,受全球经济总需求恢复不足、原油供给弹性、美元阶段性转强等因素影响,本轮大宗商品涨价不具有持续性。但也有部分与会专家认为,结构性生产资料价格上涨或将持续相当长时间,由于我国大宗原材料自给率低,输入性通胀风险应引起重视。

债券市场方面,参会专家认为受货币政策空间和资金面等因素影响,今年我国债市利率走势将呈现窄幅波动特征,市场空间有限。专家提醒,虽然经济在修复好转,但今年须高度警惕债务风险暴露:一是虽然经济企稳回暖,但局部融资条件在弱化;二是今年监管层可能提升债务风险容忍度;三是近期出台的评级新规和深化预算管理意见等政策可能引发市场负反馈。

结合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参会专家建议,应加快推进疫苗接种,助力服务业复苏;宏观政策应保持连续性和稳定性,注重加强市场沟通与预期引导,提高政策框架的透明度;碳达峰碳中和应及早明确目标和路线图,避免采取“一刀切”措施;疫情防控和宏观政策均应加强外部合作,在逆全球化趋势中利用多极化应对美国封锁遏制。

*会议以线上形式召开


2021-04-17 2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