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周闭门2022年110期|总123期】当前形势下如何提高财政货币政策效能

3月份以来,受部分地区疫情和俄乌冲突等超预期因素冲击, 多项主要经济指标明显下滑,总需求疲弱态势进一步显现,稳定宏观经济大盘、实现年初预期增长目标难度加大,经济形势变化对宏观政策提出新的需求。在此背景下,中国财富管理50人论坛(CWM50)于4月27日举办“当前形势下如何提高财政货币政策效能”专题研讨会,邀请相关专家进行交流对话,CWM50学术顾问尹艳林出席了会议。


在专题发言环节,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院长刘尚希,摩根士丹利中国首席经济学家邢自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部副部长冯俏彬,中银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管涛分别从不同角度围绕主题作专题发言;中国建设银行副行长纪志宏、中国光大集团副总经理王毅就与会专家的发言进行了深入点评;中国国际税收研究会常务副秘书长杨元伟、国家信息中心首席经济师祝宝良、中国金融出版社原总编辑郭建伟、红杉资本中国首席经济学家岸元、浙商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超等专家进行了讨论发言,尹艳林最后作总结发言。


与会专家指出,当前要对经济形势的复杂性、严峻性做出充分的估计。3月份以来经济走弱是三重因素同频共振的结果:一是疫情反复与防疫措施收紧对经济活动带来较大负面影响;二是俄乌冲突之后,产业链供应链风险上升,欧美对俄金融制裁进一步加剧了逆全球化态势;三是“三重压力”尚未得到缓解,且预期转弱仍在加剧,经济内生动力进一步弱化。


会上专家认为,当前应跳出“三驾马车”框架,转变宏观政策思路,统筹考虑改善居民、企业、政府的三大资产负债表,遏制经济下行。与会专家建议,居民端应以提高居民收入作为发力点;企业端应继续贯彻落实留抵退税、减税降费等优惠政策;政府端在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时要实事求是,注重落实,切实稳定市场预期。


参会专家指出,尽管因新冠疫情影响面临下行压力,但中国有能力提振经济,从货币政策到财政政策,中国都有充足政策空间。需要利用好这些政策空间来支持最弱势的人群,带动消费需求。货币政策方面,面对疫情带来经济活动停摆及现金流冲击,市场主体加杠杆意愿偏弱,应加强货币政策与其他政策的协调联动,重点加强信用传导环节的有效性,加大对银行结构性贷款损失的吸收力度,帮助市场主体降杠杆。财政政策应发挥兜底的作用,要用“真金白银”为市场树立信心。必要时可以考虑突破赤字预算,或再次发行特别国债。


参会专家认为,近期人民币下跌不是外资减持人民币资产的原因而是结果。只要疫情蔓延势头得到有效控制,或是防疫措施更加精准、科学,加上宏观政策靠前发力、适时加力,经济复苏前景明朗,市场信心恢复,外资就有可能回来,人民币汇率也会重新得到支撑。     


与会专家还就其他问题展开了深入的交流研讨。


2022-04-27 2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