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斌:如何看待我国社融规模

 

本文作者系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副所长。本文是作者在中国财富管理50人论坛2024年5月15日举办的“4月社融负增长反映的风险及建议”上所作的主题发言。(注: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论坛立场)

【摘要】:社融提升,购买力提高,才能走出需求不足。提高社融的手段包括增加政府发债规模、大幅降低利率等。当前社会上普遍存在的资金充足的观点具有误导性,事实恰恰相反,我国面临资金不足的情况。仅从银行存款来看,我国的社会资金的确充足,但从更加广义的“金融资产”的角度来看,社会资金不足。

 

 

4月社融相对3月份的负增长,其中有偶然的因素。更值得关注的是社融的同比增速连续下降,持续创历史新低。

社融下降的背后,除了技术性因素,主要原因是信贷需求不足,企业不愿意投资,居民不愿意贷款买房。政府发债方面,政府债务本身是增加的,但平台公司债务显著下降。

在此探讨三个问题。

一是如何看待4月社融出现的负增长?无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还是学术界的分析,目前达成的共识是经济面临着需求不足的突出矛盾。需求不足的表现有很多,比如物价水平偏低,企业收入盈利偏低,劳动者新增就业机会下降,消费和投资需求偏弱,信贷需求偏弱以及社融偏低等。

如何走出需求不足的情况?当前各种名义变量全方位偏低,经济的获得感很低。通过改革、科技创新、技术进步、改善资源配置更多的是提高生产率,改善供给,而并不一定能够提高总需求水平与总的名义购买力。要实现名义购买力的提升,就需要信贷增长,社融提升。社融不提升,购买力上不去,需求不足就走不出来。

提高社融的手段有很多,比如增加政府发债规模,或者大幅降低利率,从而刺激私人部门信贷增长。

二是当前流行一种观点,认为社会上的资金足够充裕,主要问题在于居民不愿意消费,这个观点值得商榷。

如果仅从M2的角度看,中国的M2水平较高,货币供应充足。但如果使用“金融资产”的概念去评估这一问题,未必能得出相同的结论。金融资产包括家庭和企业的现金、银行存款、股票债券、养老金及其他理财等各种金融资产,是大钱包的概念,体现出社会的总购买力。

中国目前所有家庭部门持有的股票、债券、银行存款、养老金、社保等加总约230万亿人民币,平均每个家庭46万。以美元计(使用现行汇率),每个家庭大约6万美元。在美国,一个家庭的金融资产均值为100多万美元(不包括房产),日本、德国对应的数值都是20多万。即使将GDP做分母,进行消减后我国的家庭金融资产也并不多,远低于欧美发达国家。

我国和国外的差别在于,我国的金融资产主要是银行存款,而国外的金融资产包括股票、债券、养老金等。因此,仅从银行存款来看,我国的社会资金的确充足,但其他的家庭金融资产并不多。

加在一起来看,从大钱包概念来看中国的大钱包并不大,钱并不多,而且近年来大钱包的增速在快速下降,这是需求不足最直接的原因。

消费和投资信心不足的原因有很多,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企业不赚钱、居民收入低。如果账户上的钱变多,信心自然就有了。在股票市场上,有着“三根阳线改变信仰”的说法。这句话有些夸张,但说明了对改善信心最切实有效的助力是什么。

工作努力,科技进步,只能提高供给,改善效率,但不会让钱变得更多,要想让钱变多还要靠信贷。

三是在新的发展阶段,我们或许并不需要那么多的信贷,这个观点也值得商榷。产业结构变化能够影响到市场自发的信贷需求。过去在工业化高峰期时,我国有很多钢铁、煤炭、化工等重资本行业,这些行业需要且能消化掉大量信贷。现在这些行业已经过了发展高峰期,开始减速,很多转向了服务业。服务业虽然也有信贷需要,但更多的是资本市场融资和风险融资,对信贷的需求并不强。

信贷需求少了,并不意味着广义信贷数量就应该下降。不能因为产业结构变化带来信贷需求减少就降低信贷量。大萧条时期,市场信心匮乏,信贷预期降低。依据“真实票据周期理论”,美联储减少了信贷量。弗里德曼指出“大萧条的罪魁祸首是美联储”,伯南克也说“大萧条是因为中央银行做错了”。既然被认为是错误,那么我们就不能再犯。

从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当人均收入超过1万美元后,包含银行存款、债券等的广义信贷与GDP的比率将会上升。也就是说,每多创造一单位的名义GDP,广义信贷的数量就有所增加。日本、美国、欧洲都是如此。因此,当人均收入达到一定水平后,单位经济增长需要更多的信贷。

决定信贷合意水平的不是需求,而是物价水平。信贷量不应随需求的下降而下降。如果物价水平偏低,总需求不足,就应当想尽办法增加信贷。

当前,资本密集型的行业信贷需求下降,最近还有房地产相关的信贷下降。全社会信贷下降、购买力下降、需求不足。要充分降低政策利率,降低真实利率。通过政府发债的方式提高信贷,破解收入支出的负向循环。

最后,要想让社融提高,一方面要靠市场自发的力量,另一方面要靠政府发债。发达国家的全社会新增债务里超过40%都是政府债务。政府会成为越来越重要的全社会新增信贷的主体。同时,企业部门的举债下降,居民部门的举债上升。如果没有政府部门的举债,整个发达经济体的需求将会严重萎缩。中国过去十年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平台公司的加总新增债务在全社会新增债务里的比重不超过40%,说明我国政府并不存在过度举债的情况,当然我们还可以把举债的支出用的更好。

 

2024-05-22 2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