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WM50新闻】吴晓灵领衔出版重磅新书《平台金融新时代》 前瞻中国金融科技的监管路径与发展趋势

2021年10月,由中国财富管理50人论坛学术总顾问、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理事长吴晓灵领衔的新书《平台金融新时代——数据治理与监管变革》在中信出版社正式出版。


《平台金融新时代》一书重点梳理了我国金融科技的发展轨迹,对其背后的商业逻辑进行了分析,研究了当前金融科技业态存在的平台垄断问题、信用风险问题、系统性风险和算法伦理等问题。

本书认为金融科技的监管框架应该以包容性、稳定性、技术中性和消费者保护为目标。此外,书中针对金融科技的数据治理,提出了专门的监管原则:一是促进效率、维护公平;二是保护隐私;三是数据安全。

本书建议,进一步创新金融科技的监管方法,一是建立分级牌照体系,实施一致性与差异化相结合的监管方式。二是针对不当行为实施反垄断监管。重点针对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行为,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三是加强公司治理、企业文化和社会责任的引导和监督作用。推动平台金融业务采取独立法人的治理方式,经营主体要注册为独立法人并持牌经营。四是建设全国性的“监管大数据平台”。政府部门可以和平台企业联合建设大数据监管平台,推动监管工作向信息化、智能化方面发展。五是完善“监管沙盒”机制,解决监管滞后性。尽快建立区域性创新中心,加大“监管沙盒”试点推广力度,提高试点的效率和适应性,更好地监测参与试点金融科技产品的风险规模及商业可行性。

书中指出,金融科技公司的数据合规治理是监管的重点,包括:针对数据收集阶段的过度采集问题,强调“最小必要”和隐私保护原则;针对数据处理阶段的算法歧视和过度开发问题,强化算法模型的合规监管;针对数据使用分享环节的征信问题,建设大数据共享平台,形成多层级、网状结构的个人征信体系等。为了保障客户数据安全,以及客户对数据的知情权、支配权和获益权,建议近期试点“个人数据账户”制度,远期探索“双层账户体系”,平衡数据保护与挖掘。

书中针对试点个人数据账户制度方面,从以下几个方面给出了建议:一是建立个人数据的标准体系;二是明确个人数据账户的采集原则,尊重数据主体的主观意愿;三是数据采集机构应向数据主体提供充分的数据账户管理和授权权限,即允许第三方数据需求方在获得客户明确授权后可有偿访问客户的个人数据账户;四是个人数据账户不可二次分享,以保护初始采集机构的利益;五是个人数据账户采用“商业主导+政府分级监管”的管理模式。

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主任、财政部原部长楼继伟指出,《平台金融新时代》一书以平台金融为重点,兼顾互联网产业的发展,分析其正向和负向效应,以及如何在规制下发挥好正向作用,并对负向效应做好监管。我认为该书至少有以下五点贡献:宽广的视野;客观分析了平台金融产生的必然性和上向效应;分析了平台金融发展可能产生的风险;以很长的篇幅阐述了对金融科技公司的监管;结合我国实际,借鉴国际经验,提出了有价值的政策建议。总之,这本书侧重于监管,又力图将包容式发展和公共部门规制相结合,是他所见到的实际和学术结合最紧密的相关论述。

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主任尚福林评价说,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广泛运用,极大地推进了普惠金融的发展,有力地支持了实体经济,有效地提升了个人支付的便捷性。同时,金融科技的发展也带来了一些新的风险因素。《平台金融新时代》一书就金融科技的发展、面临的一些特殊问题,以及风险防范和监管等前沿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介绍了金融科技公司国际监管的经验,并提出了相关建议。这本书对金融科技的实操者、监管者和相关研究人员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全国政协委员肖钢推荐说,当前金融科技发展进入关键时期,成果显著,问题突出。吴晓灵行长的研究恰逢其时,《平台金融新时代》一书抓住了当前行业当中的难点、热点、痛点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和研究,颇具创新性和前瞻性。


2021-11-10 16:49